智利水果贸易大会:聚焦中国代表团 - 中国水果门户

智利水果贸易大会:聚焦中国代表团

外贸新闻 智利 热门新闻 要闻资讯
智利水果贸易大会:聚焦中国代表团

智利当地时间10月8日,首届水果贸易大会(Fruittrade)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正式开幕。此次大会不光拥有许多前沿的水果包装和种植技术的展示,还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果蔬出口和进口商。在这其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不远万里从中国而来的进口商的身影。中国水果门户借此机会与他们围绕中国的几个热点话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

Screen shot 2013-10-09 at 5.38.17 PM

图片:中国代表团与其他参会公司交谈

 

参会公司:中国水果业的后起之秀

 

来自上海欧恒进出口有限公司的黄仙华是上海辉展果蔬市场的负责人。黄告诉记者,他此次共带领了16个来自中国的公司参会。“这些公司都是中国水果业的‘后起之秀’。他们在中国的二线城市,比如无锡,目前都发展得非常好。现在,他们也想看看‘外面的世界’。” 黄半开玩笑地说。

黄仙华表示,这些“后起之秀”都在寻找从智利进口的机会。“他们其实对这次[大会]有些失望,因为他们本来希望能够和更多的出口商直接谈一谈进口的机会。但这里大多是包装、种植类的公司。”

智利的水果贸易大会将是这些中国公司这次美洲考察之行的第一站。智利水果贸易大会之后,他们将继续前往秘鲁考察,并参加下周在美国新奥尔良举办的鲜果论坛(Fresh Summit)。

 

“中国是一个要求非常高的市场”

 

“很多出口商对中国都有误解,以为我们这里只收二、三级的货,其实中国市场的要求是最高的。” 在谈到中国市场时,几个来自中国的进口商都这样告诉记者。

他们表示,去年年底,智利出口商对中国市场期望过高,而出口的红球葡萄抵达中国时受损严重,导致整体销售非常惨淡。“中国市场对‘进口水果’的看法是,既然是进口的,这些水果当然应该品质更好。因此对中国市场来说,可能对味道的要求都是其次,外表是最重要的。” 黄仙华告诉记者。

来自中国杭州祖耕进出口公司的谢丽芳则认为,在中国市场,从水果的卖相到口味,进口的要求都非常高。她还提到,中国是唯一一个有“风疤”之说的市场。“中国市场很讲究卖相。‘风疤’指的是那些被风吹伤而留下疤痕的水果,这样的水果当然不能进入中国最好的市场。”

黄仙华认为,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分层的市场。“现在对水果品质要求最高的市场当然还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但是其他城市最终也会逐渐赶上这些市场。”

 

上海: 新的行业中心

 

黄仙华曾是2000年成立的上海龙吴批发市场的主要负责人。他把今年8月18号称为行业内的一个“分水岭”。“当时听说辉展[果蔬市场]要进入上海市场,我们都做好了‘打仗’的准备。但最后,当时龙吴的管理层和辉展却达成了合作意向。当时所有在观望的公司立刻就明白,市场的中心就定在上海了。”

“辉展果蔬市场现在占地180亩,拥有1万平方米的冷藏设备,比龙吴的容量大了大概2-3倍。” 黄仙华称,辉展目前大概拥有40到50个江浙进口商。“我们所覆盖的长三角地区是一个拥有1.6亿人口的市场。”

除此之外,上海还在逐渐取代香港成为主要的水果进口港口。

“往年,80%的水果都是从香港进入内地,”谢丽芳称,“但如今,大概只有50%的水果是从香港进入中国市场,其他的50%都是从上海进入。” 她还认为,日后,香港终将被“抛弃”,100%的进口水果都会从中国大陆直接进入。

对进口商来说,这意味着进口成本的大大降低。“从香港进口要付100-120元一盒的水果,从上海进来只需要40-50元。”谢说。

“以往从香港进货,是因为一些制度的不健全。但是现在制度更严了,其实对于中国的中小型进口商是一件好事。这意味着现在大家都在一个平台上,这样有利于更公平的竞争。”

另一个把上海放到国际聚光灯下的大事件,是几周前上海自贸区的成立。上周,中国政府发布了一份“负面清单”,共列出了自贸区内外资企业“不能做的事”,其中涉及包括农业在内的16个行业。但直到目前为止,自贸区的金融发展似乎仍缺乏细节。

谈及自贸区对于中国果蔬业可能带来的影响,谢丽芳特别指出,能直接享受自贸区的“贸易益处”的必须是成立于自贸区内的公司。而作为进口商,她表示将会抓住机会,尝试与成立于自贸区内的服务类公司合作,以较低的成本进口一些[水果]单品。

文/陈亚雯

www.chinafruitportal.com


扫描中国水果门户公众号二维码,及时关注每日新鲜资讯

您的邮箱(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