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拉丁美洲的蓝莓,一般来说人们首先想到的国家是智利,然后是阿根廷和乌拉圭。但是现在,有两个能够改变行业格局的国家出现了:墨西哥和秘鲁。
秘鲁和墨西哥的蓝莓产业或许各有不同的先天优势与弱点,但蓝莓这种超级水果在两国的产量均在稳健增长。中国水果门户近日采访了数位业内人士,了解了在这两个国家发展蓝莓种植所需的专业技术,以及他们各自对于与智利和美国之间的竞争的看法。
墨西哥:潜力与挑战
根据墨西哥蓝莓出口协会Aneberries所说,尽管墨西哥目前只种植了1000公顷蓝莓,但是墨西哥出口商们仍然有几个优势:与世界上最大的蓝莓市场美国为邻,同时还拥有一年中9个月都适宜蓝莓生产的气候和土壤。
Aneberries的一位代表说,“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蓝莓市场中的各方都获得了发展空间,至于智利,他们已经通过努力成为了南半球最主要的蓝莓出口国之一。在墨西哥,我们对智利蓝莓业的发展表示尊敬和关注。然而,我们相信我们能够将做得更好,并在市场中占有更稳定地位。”
Aneberries的总经理帕蒂多(Blanca Nelly Partido)强调,即便墨西哥有很大的潜力,但其蓝莓产业的发展仍然有一些困难,需要采取最专业的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在蓝莓市场上与美国本地的种植户有着广泛竞争,整个市场缺乏整合。如今,我们主要还是局限于Biloxi蓝莓,我们需要用最必要的技术去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和并研发更多品种。”
她补充道,由于墨西哥的蓝莓文化尚未开发,在国内市场方面必须采取措施促进蓝莓消费。
智利的行业影响
就像墨西哥一样,秘鲁也需要专业技术来发展其蓝莓产业。Inform@cción公司总裁席龙尼思 (Fernando Cillóniz ) 说,秘鲁在2011年出口了6.5公吨蓝莓,离岸货物价值为83466美元(约合人民币50.70万元),而美国与荷兰是其主要出口市场。
“秘鲁目前几乎所有的水果出口产品都是由智利技术人员开展实验测试,并通过商业运作牟利,”他说。“假使蓝莓能够像鲜食葡萄、牛油果、芦笋等产品一样获得成功,那么其中大部分功劳都来自于智利技术人员的工作。”
秘鲁每年从9月到10月向美国与欧洲市场出口蓝莓,而在那个时段,智利不产蓝莓,而市面上蓝莓价格又过高。他补充说,秘鲁必须得种植来自于佛罗里达的常绿蓝莓,而不是成长在寒冷地区的蓝莓,比如说比如生长在智利的蓝莓品种。
“沿海环境缺少寒冷气候,土壤酸性为主,这使得蓝莓生产十分困难,”他说。
秘鲁:新视野和新机遇
国际农业政策专家顾问埃尔南德斯(Jose Manuel Hernandez)认为,秘鲁蓝莓产业前景广阔,在2014年以后,不只是在机会方面,更多的是供应规模上,毫无疑问会成为智利的重要竞争对手。
他说:“秘鲁的生产可以从九月持续到三月,在北半球九月中旬到十一月中旬供应短缺的时候供给蓝莓,要知道,北半球的蓝莓生产主要集中在四月到十月。”
他表示,秘鲁在市场需求最大的时候供给蓝莓可以带来很可观的收益。“平时7美元/公斤(约合人民币42.52元/公斤)的价格与在早期阶段时12美元/公斤(约合人民币72.90元/公斤)或更高的价格相比,差别非常大。”
他认为,秘鲁在蓝莓方面正在起步阶段,但他并把美国视为潜在市场。“与秘鲁有自由贸易协定的许多国际市场都在不断扩大中,蓝莓在那里需求很高,价格也正在上涨,这些都是秘鲁可以利用的优势。”
埃尔南德斯表示,根据市场调查,秘鲁出口商主要面对的是美国、英国、荷兰和德国市场。“潜在的合作公司都与国际物流链紧密联系,这样可以保证我们的产品不会因位置而影响质量。”
秘鲁:发展与障碍
埃尔南德斯认为,融资困难依然是秘鲁蓝莓产业发展道路上的巨大阻碍。
“生产蓝莓的初期成本很高,这是现在最大的压力。认证过的作物需根据其大小、年龄、品种的不同而花费2-6美元(约合人民币12.15-36.45元)不等,在蓝莓植株正式种植前,总共的成本估计在每公顷4万-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4.30万-36.45万元)之间,这还取决于植物种子的类型,”他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关方面成立了类似于Sierra Exportadora 的项目帮助蓝莓种植户。Sierra Exportadora项目已经开始了对蓝莓的推广工作,并为供应链上的其他浆果产业提供资金支持、技术援助并协助组织出口。
如果能够成功,Sierra-Perú基金会预计将会支持在秘鲁高地种植5000公顷蓝莓和2000公顷树莓,其出口价值约为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0.75亿元)。
www.chinafruitportal.com
图片:www.shutterstoc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