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坚果:中国市场正在向果仁过渡 - 中国水果门户

澳洲坚果:中国市场正在向果仁过渡

要闻资讯
澳洲坚果:中国市场正在向果仁过渡

在收成季节开始之际,澳洲坚果协会预期,今年的收成将从去年恶劣的气候中恢复,达到往年行业的平均水平。近日,中国水果门户采访了数位业内专家,全方位揭秘今年澳洲坚果行业的新趋势、国际市场的走向以及该行业对于日益上升的市场需求所做的战略规划。  

去年一月,澳大利亚飓风奥斯瓦尔德(Oswald)为本国坚果种植户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从今年年初到目前为止,澳洲坚果业进展还算顺利。

Macadamias-on-display-panorama

澳洲坚果协会的CEO舟隆·布恩奈特(Jolyon Burnett)表示:“去年,带壳坚果的总收成只有35500吨。但我们预计今年会有15%的显著提升,总收成能达4万吨。”

作为全球范围内夏威夷果的生产巨头,布恩奈特承诺澳大利亚将会继续追求卓越品质,保持高度竞争力。“澳洲国内的坚果市场从未有过任何关税保护或是隔离政策,因此我们自身的坚果业相当有竞争力。虽然澳洲市场没有为外国的坚果(如南非、肯尼亚)进入本地市场设置障碍,但我们的产品的确是质量上乘并明显优于我们的竞争对手。不过由于其他坚果产地已经开始注重提升他们的产量,我们也要努力跟上步伐。”

Macadamias Direct的总经理琼·佩林(Jon Perrin)同意布恩奈特的观点,他也认为澳大利亚的坚果产品质量的确超出其他产地的坚果产品不少:“消费者们普遍认为我们的果仁是上等品质的产品,尤其是在果仁的口感和色泽方面赞口不绝。虽然说人们总是先用他们的眼睛‘品尝’产品,但是我相信他们一旦将我们的果仁放入口中,就会感觉到澳洲果仁与众不同的口感。”

 

中国市场:全新趋势

布恩奈特认为,就在五年前,澳洲坚果在中国市场的知名度还相当低,但是近年来中国消费者对这种坚果产品的了解越来越多。“总体来说,人们认知的改变主要来自于对澳洲坚果的益处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许多亚洲国家的消费者都喜欢有益身体健康的食品。五年前,中国消费者对澳洲坚果还是感觉很陌生的,但是这几年来情况已经有显著改变,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名符其实的坚果市场。”

中国现在是澳大利亚带壳坚果产品的主要市场,但是布恩奈特认为市场趋势将会发生改变。

“我们开始注意到中国市场开始从带壳坚果市场向果仁市场过渡,中国的高端市场已经开始像其他西方国家一样将果仁当成一种可口零食。中国批发商主要从澳大利亚购买带壳坚果,然后再在中国国内高价转售,以此牟利,其中巨大的差价使得从澳大利亚、肯尼亚和南非进口坚果的中国批发商长期占据稳定的市场份额。”

布恩奈特表示:“随着中国与其他地方人均收入的不断增长,人们的饮食习惯也逐渐从以鱼和蔬菜为主转向以肉类为主的餐饮,也就是更多的加工食品。”同理,坚果食用习惯的转变将使得中国市场对一系列澳大利亚坚果产品产生需求。

“这种趋势在中国红酒市场中也有所体现 , 随着人均收入的上升,中国人对西式红酒的需求正在稳步提升;在早餐麦片市场里,这种向西式餐饮习惯靠近的趋势也是类似的。这种趋势还将推动果仁需求的上涨,今后果仁将可以直接作为零食或是被添加到雪糕、面包、曲奇饼、小蛋糕、早餐麦片或是坚果棒里。”

 

亚洲市场:步步为营

国际坚果营销公司Macadamia Marketing International 的国际营销总监乔治·哈吉斯( George Hagios)告诉我们,长期以来,澳大利亚坚果也是日本坚果市场的巨头。在日本,坚果通常被添加入巧克力产品中。“在日本,坚果产品更多地是被当做甜点食用,至少80%的坚果会被用来加工巧克力产品,还有用来加入雪糕或者是其他零食中的。”他说。

“这得看每个国家最初是在什么领域将坚果推向市场的。就日本来说,最初坚果是作为甜点推出的。尽管近年来零食消费情况有所改善,但该市场依然不大。”

由于有些国家国民饮食习惯中已经包含了坚果,因此他们更加容易接受澳洲坚果的市场营销活动。他举例说:“在韩国和台湾,人们做饭时经常加入坚果,因此对他们来说,选择澳大利亚坚果并没什么大问题,”

“澳大利亚政府最近刚与韩国政府签了自由贸易协定,根据协定,对澳大利亚坚果征收的关税将会在五年内从现在的30%下降为0. ”对此,布恩奈特深信,该自由贸易协定将会“显著扩大韩国的坚果市场”。

哈吉斯补充道,在东南亚,随着贸易壁垒的逐步解除,澳大利亚坚果的需求也将会有所增长,“澳洲政府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努力成效显著,我们与这两个国家的贸易环境得到了改善。随着贸易壁垒的减少,当地消费者会对澳洲坚果更感兴趣。”

他认为,即使如此,澳大利亚可能还忽略了一些重要国家,比如说土耳其和印度,他们依然在实施对本土产品高度的贸易保护措施。“在很多其他国家,贸易保护政策依然存在。令人遗憾的是,为了保护当地的榛子产业,印度至今为止依然对澳洲坚果收取45%的进口关税。尽管澳洲坚果对印度榛果并不构成竞争,但当地政府却认为这是一种潜在威胁。”

对此他也表示:“我们基本不向印度出口坚果产品,因为非常不划算,关税高到实在让人无法接受。”

 

行业趋势:扩大产量增加收成

戴伦·伯顿(Darren Burton)是两家公司(新南威尔士州 Agrimac Macadamias公司与美国夏威夷州 MacFarms公司)的总经理。他说,整个澳洲坚果行业都在努力提高产量, 并尽可能通过机械化生产来降低劳动力成本。

伯顿表示:“我们首要任务是,尽可能地将我们的生产流程机械化,而目前最大的挑战来自于旧种植园。随着果树的不断变老,产量也随之下降,并对最后的总收成带来了影响。从我的角度来说,问题主要出自对老果园的管理上。”

在过去的十年中,澳大利亚坚果协会推出了培育项目,其首要任务就是提高果仁生产的效率。“到目前为止,我们培育的品种都是高产量的,它们与普通品种口味和外观基本相同,但是产量却提高不少。在未来的三五年里,我们将会开发出新的品种。一旦开发成功,我们的生产效率会提高30%左右。”

作为提高生产力计划的一部分,行业内巨头纷纷推动征税拨用政策方面的转变,提升对科研发展的资金拨款。他指出:“我们希望将现有“三分之二营销“和“三分之一科研”的征税结构反过来。”

现在对科研发展的35%征税拨款基本符合澳大利亚政府的政策,达到每年180万澳元(约合163万美元)。布恩奈特说,如果征税结构的改变能够实现,行业范围内对科研发展的资金支持将会翻倍。

这笔款项的分配将会按澳洲新出炉的2014 – 2019年的战略规划进行,他们将重点从开发新市场转移到加强现有市场消费以及提升生产效率上。“我们的目标是用这笔资金将每公顷果仁平均产量提升到 1.2吨。我们认为,2014 – 2019年战略规划中最大的挑战是满足坚果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因此落实这项规划中的首要任务便是大幅提升本产业的生产效率。”

布恩奈特还特意强调了向本地种植户教授更先进的土地管理方法的重要性,包括如何减少侵蚀、如何保持生物活力和提高产能等。

“我们尝试投入这笔资金并授人以渔,使普通种植户学会保持现有土地的产能。但遗憾的是,大部分种植户并不知道如何帮助土地重新恢复生产力。他们不应该通过焚烧残枝后将燃烧的灰烬平铺种植园;相反,堆肥才是修复土地的关键。”

www.chinafruitportal.com

图片:shutterstock.com


扫描中国水果门户公众号二维码,及时关注每日新鲜资讯

您的邮箱(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