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艾滋”卷土重来:全球各大主产区进入警戒状态
近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United Nations’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简称“FAO”)警告全球种植户,香蕉黄叶病(又名:香蕉巴拿马病,Banana Panama Disease)已经卷土重来。目前,全球各大主要香蕉产区已经进入警戒状态。
粮农组织已经要求各贸易商以及种植户做好应对措施,进一步加强对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的监控及防范。这是一种存在于土壤中的真菌,也是香蕉黄叶病病原,在1950年代,它的变异菌系“香蕉枯萎病菌1号”(Race 1,简称“R1”)曾经大规模重创香蕉产业。
虽然香蕉产业的支柱品种——卡文迪许(Cavendish)品种——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种植得益于它对香蕉黄叶病R1的抗性,但由于真菌变异产生4号热带菌系(Tropical Race 4,简称“TR4”),这一品种目前已经受到了严重感染。从1990年代初,这一黄叶病分支就开始威胁亚洲的种植户。
如今,随着莫桑比克和约旦的香蕉产区也检测出感染上黄叶病R4,人们担心这种致命真菌会继续在亚洲、非洲以及拉丁美洲扩张。
世界香蕉论坛(World Banana Forum)秘书长吉安卢卡·贡多里尼(Gianluca Gondolini)认为,拉丁美洲尤其需要引入防治措施,以保护香蕉产区的安危。贡多里尼告诉中国水果门户:“拉丁美洲有三个世界最大的香蕉产区:厄瓜多尔、哥斯达黎加以及危地马拉。因此从销售市场的角度来看,香蕉黄叶病卷土重来极具威胁,公司和政府都如临大敌。因为这将不只关乎行业收入,还涉及到香蕉种植商的生计。”
他提到:“50年前巴拿马发生的情况就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当时这种镰刀菌摧毁了整个行业,巴拿马不得不把所有的格罗斯麦克(Gros Michel)品种更换成卡文迪许品种。”
虽然本次镰刀菌肆虐的结果还难以预计,贡多里尼则认为,在未来,巴拿马的案例可能重蹈覆辙:“我们可以借鉴以前发生的事例,看看镰刀菌对诸如格罗斯麦克品种等早先品种的影响。上世纪60年代,镰刀菌的肆虐让香蕉产业不得不在完全瘫痪和改种另一品种这两条路上做抉择。”
“亚洲一些产区已经饱受TR4的困扰长达20多年。这种疾病每年都在扩张,给当地种植户带来了很大的损失。菲律宾是世界第四大香蕉产区,而这一疾病在菲律宾的增长率达7%。”
目前,世界10大产区中的3个已经检测出香蕉黄叶病TR4,它们分别为中国、菲律宾以及印度尼西亚。除了最近检测到的感染地莫桑比克和约旦,TR4也袭击了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和泰国。
点击此处查看香蕉黄叶病R1以及香蕉黄叶病R4在全球感染情况的分布。
贡多里尼称:“关键是香蕉行业不能只从农业层面上来预防镰刀菌。一旦镰刀菌进入土壤,那么就无药可救了。除了让整个种植园闲置几年时间以外别无它法。镰刀菌的扩张只是个时间问题。这种疾病的变异原因有多种,所以它可以持续传染。病菌可以通过人以及器械移动而传播,因此随时都有传染的风险。”
为了应对此项疾病,世界香蕉论坛已经开始努力召集香蕉公司、非政府组织、政府部门和学术机构等一起研究解决方案。粮农组织称,接下来在科尼亚、南非、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会议已经把TR4提上议程。
贡多里尼提到:“我们需要及时的行动以及一个长期的计划。及时行动包括提高警惕性、确定信息材料和划分行动组织。我们同时需要增强实力,增加培训材料,以及适时采取隔离。长期看来,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培育更多有抗性的品种,这是最好的应对方案。我们也需要早期预警系统来检测疾病,防止其扩张到其它地区。”
贡多里尼也强调了香蕉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社会及经济重要性。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FAOSTAT)把香蕉列为全球第八重要的农作物,以及世界欠发达国家第四大最重要农作物。
香蕉不仅是美国消费者眼中的“水果首选”,也是很多西非、中美洲以及亚洲的家庭的主食。贡多里尼称:“香蕉是一个全球性作物,它不仅可以影响种植国家的人民,同时涉及到整条供应链的人们。这种疾病是香蕉产业的威胁,但它也给了我们一个共同合作的契机。我们应该集合这个产业中每个人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