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蓝莓种植商青睐“运抵再包装”模式
为了适应市场潮流,以及零售商不断变化的需求,智利和美国的合资公司Nexus Produce已经转为采购散装运输的蓝莓,并在货物运抵目的地后再进行包装。中国水果门户近日就采访了该公司董事长胡里奥·欧图扎(Julio Ortuzar)和总经理罗伯托·波普(Roberto Bopp),进一步了解了他们所青睐的这种分销模式。
两位高管都强调,如何满足客户对包装频繁变化的需求是蓝莓出口商面临的最为头疼的难题。
“有时候市场需要12到13种不同规格的包装。可是当你决定提前25天对产品进行包装,到了该装运的时候,这样的包装常常不能满足当下的需求。”波普说。
“这只是我们发现的问题之一。这种问题主要发生在美国。经常是一种包装规格的货物运抵之后,客户却会要求另一种不同的包装规格。我们似乎永远达不到最优的销售管理。”欧图扎补充道。
而受规格问题影响的水果不仅是蓝莓,樱桃等其他水果也不能幸免。考虑到这样的情况,欧图扎认为货物运抵后再进行包装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现在,Nexus Produce智利分部正尝试在智利采用直接收获的模式。从智利Curicó市(位于Maule地区)到Loncoche市(位于Araucanía地区)的种植者都将参与其中,目标就是要利用“运抵再包装”模式为种植者创造更多的利润。
“如今,我们把赌注下在这种从地里直接运到箱子里的收获模式上。这种收获模式很适合广大的种植者,对他们来说,这种收获模式高效、方便——他们不用再绞尽脑汁地去管理大量的库存;此外,这样的方式还将增加他们的安全感,因为一旦有什么问题,我们会在商品运抵目的地之后再进行处理。”
在智利的尝试取得成功之后,Nexus Produce开始从美国的一些州购买水果,包括佛罗里达州、乔治亚州、南卡罗莱纳州和北卡罗来纳州,以便维持五月到八月之间的产出。这段时间之后,阿根廷将担负起供应蓝莓的责任。
亚洲市场:青睐灵活包装
欧图扎表示,亚洲市场是该公司的出口目的地之一,而亚洲的顾客也对散装蓝莓有所需求。
他提到,在去年在香港举行的亚洲国际水果蔬菜展览会(Asia Fruit Logistica)上,他有幸亲自了解到了在亚洲市场水果是如何在运抵之后再重新进行包装的。
“我遇到了一些日本客户,并向他们咨询了他们采用的包装规格。他们说:‘125克’,但是我曾经看到过不同的规格,他们回答说:‘没错,我们拿到那些125克的包装后,再进行不同的包装。’”
“中国客户也有相同的需求。无论是自己生产还是从别处进口,他们都偏向于不同类型的包装。举例来说,中国的鲜果电商非常发达。我们去了一家从事在线水果零售的果园,他们把四个奇异果放到另外一个包装里就成了他们自己的奇异果销售包装。”
“他们采用相同的方式来销售蓝莓。他们想创造出更符合当地消费者喜好的包装方式。”他补充说,公司已经和至少两家有意进口散装水果的中国公司进行了交流。
美国和欧洲市场
欧图扎表示,在美国,“运抵再包装”是一个还无人涉足的细分市场。“有一些超市连锁店自身的包装部门十分发达,像山姆会员店(Sam’s Club)和Costco;但也还有很多对专门的包装项目十分感兴趣、缺少持续的包装供应的超市连锁店。”
“我们直接给美国的超市连锁店供货,不涉及任何中间商,再加上我们在运抵后一天或两天之内就进行包装和运送,所以他们会发现我们供应的产品更为新鲜。”他说。
他还提到,总部位于美国的Nexus Produce从多个渠道进口浆果并进行分销,采购来源包括美国当地、墨西哥、阿根廷和乌拉圭。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我在产出地就对产品进行了包装,然后产品到达了目的地之后客户却说:‘目前这种规格市场需求不大,我现在不需要这批水果了。’这样的后果只能是我自行处理这批水果,因为我不可能在任何地方卖掉它们。”
“而从顾客的角度来看,这对他们也非常有好处。一直以来,市场都对这一模式有所需求,然后慢慢地,随着我们对工艺流程进行优化,我们给产品附加了更大的价值。”
至于欧洲市场,他告诉中国水果门户:“如今(欧洲)的主要几家公司就是散装进口蓝莓,运抵再包装。”
智利港口罢工对蓝莓出口“影响甚微”
虽然欧图扎认为,上个季度的港口罢工是整个智利水果业必需共同面对的难题,但港口罢工对蓝莓“影响甚微”。
“港口罢工对经济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但是对我们来说影响并不大。我们还有来自瓦尔帕莱索(Valparaiso)的库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