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并购乐购中国进一步解析:双方迈出战略性一步
近日,为了在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站稳脚跟,英国零售巨头乐购和中国最大的超市企业华润创业(CRE)达成合作协议。对于乐购来说,这象征着进军中国的一大战略举措, 与此同时不必遭受任何重大的损失或者风险。
英国零售业分析者都是如此认为的。他们还指出,尽管未来乐购会将自己的品牌撤出中国这一在未来三年内将以50%速度增长的复杂市场,但通过这一举措,日后能够不断地从华润创业的业绩增长、本土经验以及巨大的市场份额中获益。
同样地,华润创业也能够从乐购多年来的经验和多渠道零售的成功中获益无穷。分析者们认为,华润创业可能涉足乐购的两大主要领域,即便利商店和电子商务,以及学习他在忠诚营销方面的经验。
“对于乐购来说,这是一笔理想的交易。对于进入极具潜力的中国市场,也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举措。”零售行业咨询公司Planet Retail的分析师David Grey告诉中国水果门户。
“与此同时,华润创业将能够获得乐购在上海的市场份额,后者目前恰恰只进入了上海,而没有布局全国市场,这其中还包括香港。”
Gray指出,为了达成这笔交易,乐购支付了超过1亿英镑的费用(约合1.68亿美元),同时必须将目前已有的131家大型超级市场并入华润创业旗下的3000家华润万家超市系统。
“乐购这一品牌毫无疑问将从中国市场消失。但如果不这么做的话,成本就太高了。”Gray解释说。
“要在中国市场上独立运营乐购品牌,乐购需要兴建配送中心,并开设大量门店来获取市场份额,与这些投资相比,一亿英镑的费用只是一笔小数目。”
乐购近年来在英国市场遭遇瓶颈,与此同时近日旗下的Fresh&Easy连锁超市宣布退出美国市场。英美零售行业分析者都认为乐购正在采取更为谨慎的市场策略,重新将注意力放在节约成本上。
“乐购正在重新将自己主要的资本支出放在欧洲市场而不是亚洲市场,因此他部分退出目前正在亏损的中国业务是情有可原的。”咨询公司Kantar Reatail的零售行业分析总监Bryan Roberts解释道。
乐购将为华润创业提供后台支持,只从本次合作中获得20%的分红,但并不排除未来增加其股权的可能性。
不过,现在乐购已成功经加入了中国最大的零售企业,他一定会从双方的合作运营中获益无穷。
事实也是如此。据来自Planet Retail的数据,2012年乐购在中国的销售额总计150亿人民币(约合24亿美元),远远低于华润创业当年的销售额790亿人民币(约合127亿美元)。但如果双方联合,总销售额可达940亿人民币(约合150亿美元),将一举超过当年的销售额排名第一的法国欧尚集团(Auchan),他当年的总营业额为810亿人民币(约合130亿美元)。
未来前景
这笔合作交易的最终完成需要大约12到18个月,因此谈论未来为时尚早。
不过,乐购的CEO Philip Clarke在一份声明中说,这笔交易使得两家公司强强联手,共同开发多渠道零售业务,为中国市场提供最好的现代零售服务。
分析者们认为,华润创业可能从乐购方面汲取知识和经验,涉足便利商店和电子商务的两大领域,同时更好地打造自身品牌的忠诚营销。
“乐购在便利商店方面世界领先,因此当初乐购进入中国市场时,本土零售商最惧怕的便是乐购在中国铺开其便利商店系统。”Roberts解释说。
但是Gray警告说,在食品零售这个版块,这笔交易并不会带来大利润,因为另一大跨国零售业巨头目前正在撤回其在食品方面的投资。
“通常来说,国外零售商在中国拓展市场时都会在食品质量和卫生条件方面投资来完善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但乐购目前不会在中国这么做。”他说。
“难啃的”中国市场
Roberts说,其他已经进入中国的跨国零售商,例如沃尔玛和家乐福,同样也发现中国市场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欧尚集团是其中唯一一个宣称自己运营良好的企业,这还得多亏了他和台湾零售企业大润发的合作。
分析者们认为,总的来说,乐购没能在中国市场盈利并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是由于规模不足和缺乏对本土市场的了解。
“乐购2004年就进入中国市场了,但一直以来生意不大,市场份额很小。” Gary 说。
“中国本土零售业的竞争对手十分强大,他们能够更好地契合当地消费者的习惯。此外,他们的规模大,购买力强,和本土的供应商、生产商之间关系更好。”Roberts说。
“在传统菜市场和街边市场这一块,那些非正规零售商店也竞争中显示出了惊人的灵活性。”
Gray还解释说,先前一系列的中国食品安全丑闻使得消费者对超市生鲜食品的信任度大大降低,转而选择本地的传统市场。
“中国消费者喜欢购买最新鲜的食品,比方说,他们会买很多活的食物回家,比如菜场里的活鱼。”
Gray补充说,由于缺乏本土知识,乐购的门店选址不当,而且往往通过永久业权的方式购买门店,这使得他无法和那些选址更好、以租赁业权的方式运营的零售商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