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resh亚果会领袖对话:国产水果PK进口水果 孰强孰弱? - 中国水果门户

iFresh亚果会领袖对话:国产水果PK进口水果 孰强孰弱?

国家 小组件 热门新闻
iFresh亚果会领袖对话:国产水果PK进口水果  孰强孰弱?

在刚刚过去的iFresh亚果会上,来自水果产业供应链各环节的几位代表性企业领袖畅谈了中国果蔬业未来所三年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代表种植环节的潘苹果,代表批发市场环节的上海辉展果蔬批发,代表贸易流通板块的佳农以及代表零售板块的百果园等都针对这一问题积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iFresh-leadership-talk

谈到中国果蔬未来三年面临的机遇,百果园公司董事长余惠勇首先表示,水果行业过去十年经历了许多变化,现在如同“沉睡的精灵正在苏醒”,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他还指出,未来水果业的生态环境将百花齐放:“无论是中间商、贸易商、种植商,零售商还是电商,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态势。”

天水花牛苹果集团董事长贾福昌则从种植的角度谈到,目前我国国产水果的品质正在赶上进口水果,在种植环节,质量掌控越来越严格, “可追溯”是一大主要趋势。

而在辉展果蔬批发的李布想看来,目前我国水果业已经谈不上还在讨论“机遇是否存在”的环节了——它的巨大潜力是有目共睹的。“国产水果的质量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保鲜环节是最大短板,这也正是国产水果和进口水果的主要差距所在,”李表示。

于此同时,在场的行业领袖也都清醒地意识到中国果蔬业的未来任重道远。余惠勇认为,主要的挑战仍然在种植环节。“尽管一些国产水果在短期可以达到进口水果的品质,但从长期来看缺乏持续性,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在种植方面的科学技术处于落后水平。”

来自佳农公司的代表补充道,这个问题同样是由长期以来小农经济的分散式种植带来的后果。“但是目前政策支持的合法土地流转使得种植得以更好地集约化、合作化,这是一个很好的趋势,”他说。

天水花牛的贾福昌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农民之间已经加大了合作,从施肥到打药逐渐实现了统一化。但在他看来,我国果蔬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在“软件”方面,即冷链物流和水果保鲜,这在很大程度上掣肘了国产水果的竞争力。

提问环节中,现场专业观众同样提到了包装的重要性,这既和水果保鲜有关,同样也牵涉到环保问题。但提升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调动很多社会资源,还要唤起农民和中间商这方面的意识,同样需要付出大量经济成本。李布想从他个人的从业经验出发,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需要高附加值、高品质产品作为支撑才能提升包装水平,因此归根结底仍旧是一个提升水果本身品质的问题。

如何打造响亮的国产水果品牌?这同样是一个困扰了在场诸位领袖的问题。佳农公司的代表表示,品牌建立在品质之上,佳农多年来一直试图在出口市场建立一个中国水果品牌,却发现由于底层品质不够稳定,来自中间环节的许多努力最终都付诸东流。

“中国水果行业并不是没有品牌,而只是不够强大,”这位代表称。

在对话的最后,几位代表不可避免地谈到了正在兴起的线上销售。面对目前线上渠道大多只是尝鲜而没有形成稳定的刚需这一现象,余惠勇说,水果是“情感产品”,面对新技术,同行们也需要探索出一个系统来完成线上线下的无缝对接。

www.chinafruitportal.com


扫描中国水果门户公众号二维码,及时关注每日新鲜资讯

您的邮箱(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