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今年香蕉涨价之谜:为何厄瓜多尔香蕉持续走俏?
今年以来,由于国内海南、广东等香蕉产地受台风影响,国产香蕉身价连续攀升,这也使得进口香蕉受到追捧,一时走俏。上个月,中国水果门户曾报道厄瓜多尔香蕉对华出口量前5月增长540.77%,眼下受追捧之势有增无减。这一现象背后,是否还有除了台风之外更深层的原因?中国水果门户专访了从事香蕉进口接近20年的金吉达前中国区副总经理夏祖祥,他为我们独家解读了他眼中的香蕉涨价之谜。
夏祖祥分析称,国产香蕉从今年三月份之后就开始涨价,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主要香蕉产地海南和西双版纳由于天气原因大幅减产,此外,主要香蕉进口市场菲律宾也遭遇台风,导致减产,使得今年厄瓜多尔香蕉进口量大增。
而菲律宾香蕉对华出口量下降除了由于产量降低,还因为国内进口商多为散户。“菲律宾香蕉对韩国、日本和中东的出口量每年都比较稳定,因为他们和菲律宾方面都签订了长期合同。国内则不同,由于大部分进口商都是散户,所以合同都是短期的,因此每年对华出口量都不固定。”
他解释说,由于大部分进口商都是散户,因此必须考虑风险问题。“香蕉来了就要卖,不能长期存在冷库里,最多只能放一个月。所以只能每星期订货、每星期定价。这也是进口香蕉市场波动较大的另一大原因。”
他告诉我们,厄瓜多尔香蕉尽管海运时间要30到40天,但是相比起菲律宾香蕉有价格优势,因此许多进口商纷纷转向厄瓜多尔香蕉。他还补充说,南美香蕉质量都很好,并且大部分都获得了准入许可,但国内主要进口的仍然只有厄瓜多尔香蕉和少量的哥斯达黎加香蕉。
夏祖祥预计,下半年,到了十月底,随着新一季海南和两广地区香蕉上市,国产和进口香蕉价格会双双下降,“农产品的供求永远是第一位的。”
国内进口香蕉市场近年之变
夏祖祥在香蕉进口方面有着近20年的经验,他戏称自己肚子里“装着中国20年来的香蕉史”。在他看来,当前的态势可以总结为“进口香蕉是国产香蕉的补充,而在进口香蕉中,厄瓜多尔香蕉是菲律宾香蕉的补充。”
他解释说,在中国的进口香蕉市场,还是菲律宾香蕉占据主导。尽管厄瓜多尔香蕉近来相当走俏,但是每年的进口量还是最终取决于当季菲律宾香蕉的产量和价格。
他表示,早年的中国香蕉进口市场被三大进口商主导——金吉达、都乐和地扪(del monte),几乎没有“小玩家”。“以前我们一做就是20万箱,”他表示。但近几年随着金吉达和地扪逐渐淡出中国市场,国内进口香蕉市场涌入了许多私营中小企业。
他告诉中国水果门户,金吉达2010年退出了中国市场,主要就是由于国内进口香蕉价格不稳定,且市场缺乏规则。“国内进口香蕉的价格主要取决于国产香蕉,国产香蕉出来的时候只卖一块钱一斤,没有的时候可以卖到三块钱一斤。并且随着散户这几年进入进口香蕉市场,价格竞争更加剧烈。”
据他表示,地扪公司九十年代初进入中国市场开始做进口香蕉生意,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国际香蕉公司。最初是卖给中国果品公司,过了五年之后,才开始自己做。由于地扪的商标形似红色的灯笼,因此被称为“红灯笼”。而金吉达则是在1997年进入中国市场,1999年,都乐进入中国市场后,改变了整个业态。
都乐:为国内带来催熟技术
夏祖祥表示,都乐进入中国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为国内带来了催熟技术。
“之前地扪和金吉达只是贸易商,也就是只负责把绿蕉进口到中国,后续的加工都不参与。而都乐不同,它是做黄蕉的,也就是说进口加催熟加经销,直接做到最终端。都乐当时在外高桥造了一个催熟房,之后又在厦门等地建立多个催熟房。这也是都乐在中国市场坚持到现在的原因所在。”他说。
“目前国内香蕉进口占据前两大市场份额的,排第一的是都乐,第二的是日本住友集团,它的中国总部设在南京,旗下有Gracio香蕉品牌,在菲律宾有自己的大型种植园。”
而目前,国内主要从大连和上海两个港口进口香蕉。“大连主要是做贸易,也就是说进来的都是绿蕉,之后被送往东北等市场进行催熟和加工。而上海则不同,上海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香蕉消费市场,”他解释说。
夏祖详坦言,国内香蕉业在种植和宣传方面都做的非常不够。“国内香蕉的种植用地比较集中,没有好好规划,有些地方明明不适合种植,台风比较多,还是有人冒风险去做。此外在研究和宣传方面也没有做好,需要更多的研究人员和市场调查。”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