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浅谈近几季智利水果业三大事件
文/智利罗萨里奥评估中心(Centro de Evaluación Rosario,CER)
毫无疑问,近几年智利的水果种植业在生产和出口方面都遭遇了竞争力不足的状况,正面临着重要的“临界点”。在本文中,我们将谈谈近几季智利水果种植业经历的三大事件:检疫出的美澳核果褐腐串珠霉、在李子和蓝莓上检疫出的葡萄浆果小卷蛾虫灾以及2013年9月发生的平流霜冻。上述每个问题所带来的影响,不仅仅在于智利水果产量的减少,还体现在大大限制了智利主要出口市场的发展。
就核果褐腐病的病原——美澳核果褐腐串珠霉来说,它于2009年首次在智利被发现,后又被智利农牧部(SAG)于2013年在一个果园中检测出。正是由于这些病原体,2012-2013季度,智利水果产量受到了很大影响,果园受损率几乎达到了50%,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对植物检疫加大把关力度的重要性。值得庆幸的是,最近几季的气候条件导致病原体不能像上一季一样大肆繁殖,这种担忧有所减少。
然而,好景不长,这些病原体正在等待必要的环境条件以大肆繁殖。据有关专家表示,今年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概率极高,很有可能将在植物开花期和水果生长期带来降水,从而为真菌的传染关键期提供高湿度环境。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可能出现的感染。不难发现,预防控制的关键期集中在开花期和水果开始糖度积累的时期,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了未来在收成过程中感染病菌的可能性。
另一个重要事件就是在智利李子和蓝莓上检疫出的葡萄浆果小卷蛾虫灾。正由于这一虫害问题,美国市场要求来自智利奥希金大区(Libertador Bernardo O’Higgins),马乌莱大区(Maule)和比奥比奥大区(Bio-bio)的出口蓝莓必须采用溴甲烷熏蒸法,而这一举措为智利蓝莓的品质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CER在经过研究后发现,业内一些报告中提到的受此影响的水果,比如猕猴桃、李子、橄榄、梨子和樱桃等,都是这种虫灾的次要受灾者,主要受害者依然是葡萄,因为只有在葡萄上才可以完成昆虫的生育周期。我们推测,蓝莓、李子最初受到感染,是偶然出现的意外情况。
近期,SAG还公布了一份能够有效控制葡萄上葡萄浆果小卷蛾的已授权产品(32个)清单。CER对其中的6项进行了评估,并发现它们能在幼虫的第一第二龄期产生显著效果,这也成为CER研究控制的重点。
至于最后一个重大事件——霜冻,2013年9月17日必然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这天清晨,一股平流霜冻侵袭了智利大部分地区。一开始,霜冻及其产生的影响的全貌并不是很清晰。在我们等待进一步灾害分析期间,CER进行了一个伤害勘测,并汇报了农业部以便稍后和农业部各机构整合工作。带着这些信息,CER参加了关于智利农业创新基金会(FIA)中受影响的果园的管理建议的座谈。
2014-2015季度主要挑战
在前一年果园整顿好的状态下(其中有些果园出现了大小年现象),加上目前蓄冷状况良好,这一季的重心将主要放在生产潜力上。至于果园管理方面,一旦我们发现当年有高负载可能性,就应当调节树木大小,并且平衡负载来保证水果相较于前几季不过度生产,因为若生产的水果质量下降,这将会成为被海外市场拒绝的理由。
在了解智利生产商的需求后,CER也已经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每个问题的解决办法的专题研究。智利生产商可以从CER的官网上免费了解这些专题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