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进口水果航空口岸:四年迎来首批进境水果 空运成本令人望而却步
2014年9月29日,由桂林力源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申报进口的一批进境番石榴从台北飞抵桂林。据桂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发布的消息,这是桂林机场作为广西唯一水果进境航空口岸迎来的第一单进境水果业务。据悉,该批番石榴共50箱,货重500千克,价值2450美元。
事实上,桂林市商务局口岸办信息显示,桂林两江国际机场于2010年3月15日即受到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正式成为进境水果指定口岸,是继凭祥陆路口岸之后,广西第二个获得进境水果资格的口岸,也是广西地区唯一的航空口岸。然而,桂林进境水果航空口岸开通四年后,才受理了第一单进境水果业务——与繁忙的陆运凭祥口岸相比,这显然是个冷清的数字。
今年2月,国家质检总局下发了《关于规范进境水果指定口岸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要求对现有进境水果口岸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在自查阶段我们发现,该口岸获得资质4年来,由于各种原因,进境水果的业务一直没有发展起来。”桂林市口岸办负责人龚昌盛在采访中告诉桂林晚报。此后,桂林市口岸办组织检验检疫、海关、桂林机场货运公司等部门,以及桂林五里店果蔬批发市场等企业代表,召开了进境水果指定口岸协调工作会议。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桂林两江国际机场进境水果指定口岸终于迎来了这第一单业务。
空运成本令人望而却步
龚昌盛表示,2010年初,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中国与东盟双方90%以上、约7000种产品享受零关税待遇。“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市政府考虑到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等有利因素,向上级申请了进境水果指定口岸的报告,并获得了批复。”他说。
至于为何桂林机场航空口岸的进境水果业务没能发展起来,桂林五里店果蔬批发市场总经理崔萌佳告诉桂林晚报,这主要源于高昂的空运成本。
她表示,近几年,桂林进境水果主要来自凭祥的陆路口岸以及广州的江南水果批发市场。其中,凭祥口岸进境的大部分是东盟国家水果。“从东盟国家进口的水果,如果选择空运,物流成本太高。而经凭祥陆路口岸入境,虽然时间相对长一些,但成本要低出不少。”崔萌佳说。
龚昌盛对此也表示:“以泰国的龙眼为例,空运入境到桂林的物流综合成本,要比陆路的成本高出一倍多。”他举例称,从越南、泰国进境的水果,货物一般经陆路到凭祥口岸,报关后再运往桂林,总的时间也就是5天左右,甚至更短,物流成本仅约为每公斤3元;但从航空口岸入境桂林的水果,时间虽然能缩短至1天左右,但其物流综合成本却上升至每公斤7元左右。如此一来,航空比陆路的物流成本每公斤要高出4元左右。
此外,目前桂林市场对进境水果的需求量仍不够大也是根本症结所在。除了数量上不足以采取包机的方式运输,就算空运少量的进境水果,不少经销商也觉得手续麻烦。而由于航空进境水果业务量少,海关的业务申报也需要从机场到桂林市区的海关办公楼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通关的速度。
除了成本因素,航线因素也是原因之一。比如一些保鲜要求高的进境水果,如樱桃、蓝莓等,就由于没有开通直航等原因,没能通过桂林机场口岸入境桂林。“有的航线虽然开通了,但因为货运量不大,航空公司为了控制成本,只申请开通客运资质,而没有货运资质,这也是原因之一。”龚昌盛说。
构建广西“旅游+航空+商业”模式
崔萌佳认为,桂林的进境水果市场仍存在巨大的上升空间。“近两年,在我们市场销售的进境水果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这说明消费者的需求在增长。”她告诉桂林晚报。
龚昌盛也认为,桂林目前正在建设国际旅游胜地,而桂林旅游业的发展势必会推动消费的增长。
桂林晚报在报道中称,为了进一步发展进境水果业务,今年桂林机场投入50多万元资金新建了一座熏蒸库。此外,今年以来,桂林机场推出生鲜果蔬营销模式。在国内通航的城市推销各地的当季水果,如新疆葡萄、哈密瓜、温州杨梅等。“充分利用航线资源,让百姓第一时间吃到新鲜的水果,架起果蔬的空中桥梁,为今后进境水果的物流发展做好准备。”桂林航空物流分公司市场营销部经理张进说。
龚昌盛认为,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对利用进境水果指定口岸开展进出口业务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为桂林成为广西及周边进境水果的集散地,构建“旅游+航空+商业”的模式做贡献。
“作为广西唯一进境水果指定航空口岸,其进境水果的目标定位应为高端进境水果,因为这些果品的保鲜要求更高,路上转运时间越短越好,而这正是凭祥等陆路口岸所不具备的。”他说。
